抛光所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抛光过度。所谓抛光过度就是指抛光时间越长表面状况反而越差。表面抛光过度通常是指以下两种现象:“桔皮状剥层”与“针孔” 。应当指出的是通常使用机器抛光时出现的机会较大。
1 桔皮状剥层:
抛光后,工件表面出现桔皮状不规则剥层,主要原因是材质较软、抛光施压过大所致,坚硬的材质可以承受较高的抛光压力,不易出现抛光过度。
见到抛光表面出现变质就增加抛光压力继续进行抛光,这样做就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对表面的打磨。
变质后要重新修复材料表面可采用如下方法:
方法1:在抛光前採用细打磨的方法除去表面变质的一层,在最后打磨完成后再开始抛光。在抛光时应当使用一个低于先前的抛光压力。
方法2:在温度低于最后一次回火温度25℃(45F)时释放应力,抛光前重复进行打磨直到表面状态达到令人満意为止。再开始进行抛光,但抛光压力应低于先前的拋光压力。
若结果仍不理想,就应增加材质的硬度,增加硬度有以下方法:
◆ 可採用渗氮或渗碳的热处理方法增加钢材的表面硬度。
2 针孔:
一般在抛光过程中会产生的非常细小的针孔,这是由于一层已在抛光时磨掉熔渣物造成的,该溶渣物以坚硬的氧化物形态存在。在这一过程中常见的重要因素有:
◆抛光时间及压力;
◆钢材的纯度,尤其是有关的熔渣物;
◆抛光使用工具;
◆磨料
为何会出现针孔原因之一是母体材质及熔渣硬度不同。在抛光过程中,磨去母体的速度高于磨去熔渣的速度,抛光可逐渐将下层地溶渣粒磨出来直到通过进一步的抛光将其它材料表面除去为止,这样就剩下针孔,这个问题在磨料规则低于10μm及抛光工具太软时较易出现。
最大限度的减少针孔的出现的一个方法是选择高纯度的工模钢材,这主要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的真空排气及电子熔渣的提炼(ESR)。另外可以採用如下方法:
◆ 在抛光前,使用一个软的切割自如的磨石进行打磨,接着进行抛光。
◆ 当使用磨料规则为10μm或小于10μm时就避免使用最软的抛光工具。
◆ 抛光时间应尽可能短些,使用压力应尽量小些。
网友点评